Sunday 31 December 2017

如果點貨途中有貨物出入......(下)

我隨Cindy上5/F,尋找那剩下的32800盒朱古力粉。她帶我到「乾貨倉」,前往放置朱古力粉的貨架的途中,發現有少量貨品隨便放在地上,就像超級市場內那些置在貨架旁、寫上特大價錢牌的貨物。

通常在stocktake briefing前,Senior都會稍為形容一下客戶的貨倉情況:「這公司放得挺整齊」或「這公司放得有點亂」。如果要我形容這個朱古力粉client,一個字「亂」,兩個字「好亂」,三個字,(我唔講啦)。這時我猛然發現剛才犯下一個錯誤,我忘記了阻止那貨櫃車!而且還未知道貨櫃車旁還有什麼貨,萬一它開走了,就有機會variance noted。Stoctake如果發現variance,而這個variance是因為點貨期間有進出貨,大家都有麻煩。當然……想Stocktake沒有variance,auditor可以……哈,遲些再說。

我著Cindy可以先暫停出貨嗎?她打電話到地下叫停了搬貨大叔。這邊廂我們在貨倉一角找到朱古力粉,326個全滿箱再加三箱有尾數,總數32800,啱數。走上走落,終於完成一個sample。

「除了朱古力粉,還有什麼貨今天趕著出貨?」
她本想再打電話問大叔,我說不如再下樓核實。

四板朱古力粉旁,有另外兩板貨。我寫下了貨品編號,點了數目。大叔面露不悅,向我們這邊大喊:「OK沒有?」我說可以搬入櫃,但千萬不要開走,否則可能要。司。機。駛。回。來。說罷我覺得自己霸氣了,哈。

然後我們又回到5/F的乾貨倉,我決定先在貨倉隨便抽一堆追追數,今天要做九十個samples,數到最後才跟進貨櫃車的貨。情況開始順利,List to Floor 和 Floor to List的samples都tie數。一下子完成差不多一半,Cindy便說:「我以為你們auditor喜歡點貴價貨,為什麼你不去點鮑魚?」

噢,你提起有鮑魚,那就要看看了。對數就皆大歡喜,不對的就怪你自己多口吧。我隨Cindy下一層,一出電梯,地上濕漉漉的,原來4/F是凍倉。而她口中的鮑魚不是罐頭鮑,是急凍鮑。我沒有穿外套,心中默念:「點鮑魚都是三分鐘的事,我頂得住。」

撥開門外的膠簾,我們由室溫廿多度的地方來到負廿度的凍倉。五秒後,Cindy記起鮑魚在雪櫃,要先出去拿鎖匙。想不到凍倉內還有雪櫃,你現在跑出去廿多度的地方拿鎖匙,我當然不會笨得留在負廿度的地方等你吧。

第一次凍倉之旅歷時五秒。

她拿了鎖匙回來,我們再次進入凍倉,開了雪櫃點鮑魚,就只有十多隻,我一眼看完就說行了。
「反正開了雪櫃,不如順便點急凍海蔘?」
你鍾意啦,打開包裝又只有數隻,加上十隻N頭鮑魚總值都不及剛才那七萬多盒朱古力粉吧。

「雞翼剛剛入貨,要不要點?」
又來,什麼剛剛入貨?
「我意思是昨天剛到,在stocklist上的。」
好,點完雞翼拜託要撤退了,我快要凍僵。
「還有魚蛋......」
「不用了,我們到下一個倉吧。」

第二次凍倉之旅歷時十分鐘,這是我覺得最長的十分鐘。

轉頭我赫然發現凍倉旁是工場!為什麼現在會有人在工場製造食物的?!
「你們工場不會在stocktake期間停止嗎?這樣我點不到貨的。」
「年尾趕貨嘛,你放心,他們才剛開工,不會對數字有影響。」

來到這個地步,我都無謂再Q了。我這個礙事朋友雖然打著auditor旗號來stocktake,但憑我現實小如微塵的力量,能夠叫停那輛貨櫃車已經是奇蹟,要命令全個工場停工,恐怕我很難安全走出這棟大廈。

我跟Cindy在另外兩個倉完成剩下的samples,恰巧全中沒variance。臨走前,我向Cindy索取今早在貨櫃旁預備出貨的貨物出貨單,跟自己記錄對數後,便著Cindy在所有文件簽名。本來我可以功成身退,但因為就今天的觀察,這客戶明顯在inventory一項有risk indicator,我決定離開前跟Senior報定案。

「Client在我做stocktake時有貨物流動,而且工場一直都在運作,沒有停工。」
「噢,有variance嗎?」
「沒有,只是有些在貨櫃車,有些在貨倉。我已拿了出貨單作supporting。」
「OK,sample有沒有多抽幾個做buffer?」
「有,多了十個。」
「咁OK架啦。你收工啦。」

故事完。


註:你們看到故事的亮點嗎?

==========================

故事上集:<如果點貨途中有貨物出入......(上)>




Saturday 30 December 2017

如果點貨途中有貨物出入......(上)

星期六早上七時,我按計劃來到大埔工業村一工廈,為的是人生第三十二次Stocktake。Stocktake是當auditor以來最開心的工種,除了被眼前一排排高約四、五層樓高的紙箱圑圑圍著,有時還可以一睹某些著名食肆背後的貨倉,相信我,這比後巷廚房更有睇頭。全因今次又點食物倉,星期六開工還有OT Pay,即使是週末晨早,千里迢迢乘車過海,我也從來不抗拒點貨這差事。

想不到今年我仍可以去Stocktake,看來公司缺人情況非常嚴重。我準時來到入口處,詢問保安員客用升降機在哪後,便直上7/F會見Client。7/F是公司寫字樓,負責的Client是Cindy,一位年約四十多歲的婦人。

「幸好你準時,待我打印完Stocklist便可以行了。」
幸好?準時不是應份嗎?她一副匆匆忙忙的樣子,我也不好意思打擾她,便逕自從袋中拿出板夾、筆和計數機,準備快手做完,快手收工。

「要喝水嗎?」
我思考了一秒都沒有......
「好了,我們走吧。」
她領著我往門口走去。看來她跟我目標一致,至少前半「快手做完」是一樣的,不過她能否「快手收工」就不是我擔心的範圍了。

我們乘電梯下樓,她一路上跟我講解大廈內每層的貨品分佈,地下是第一站。理論上是auditor選樣本,然後點算樣本的貨品數量是否正確。Client只會按著auditor選中的貨品帶他們到相關的貨架,我連sample都未選,為什麼要先到地下呢?

原來地下已有一批貨品擱在門口準備入櫃,我問這些是什麼?Cindy便隨便找來一位搬貨的工人問他這些是什麼貨。「朱古力粉」那位大叔叔短短拋下數個字便繼續他的搬貨工作。Cindy接著覆述一次:「朱古力粉。」天啊,我不是聾的,我問的是為什麼會有人在Stocktake期間搬貨上櫃。

「等等,我手上這份stocklist的cut off date是什麼時候?」
「昨天晚上十二時。」
「肯定?」
「是的。」

只要這堆朱古力粉尚在stocklist,這還未算是一個問題。
「那麼就點朱古力粉吧。」
我和Cindy走在紙箱旁邊,一箱有100盒,一層有12箱,一板有9層,一板貨即是有......10800盒。這裡有4板貨,總數43200盒。

我掃視stocklist,朱古力粉在第十頁。我核對貨品編號無誤,再查看旁邊的數字......76000。幹嘛,為什麼不對數的?第一個sample就有variance,看來情況不像預期般順利。

「噢,還有幾板貨在5/F,那些今天不用出貨,但這些趕著出貨,所以分開了。」
難怪她整個早上都在趕,原來有貨物趕著出倉。稍為停一個早上都不行,你著我怎交差?

待續。


Tuesday 19 December 2017

談選科,談會計

上星期看到一篇有關麥明詩在電視台節目的講話,稱讀商科很難搵食,讀會計至少都有個會計資格,李家誠都沒有讀商科等等。這報導在大學同學間流傳,大部份人都認同她道出了商科太General的重點,會計雖為商科之一,但至少有Technical的知識作基礎,未至於被完全歸類為「讀完好似冇讀」的科目。此時,圈中有心水清的朋友,稱做會計未必要讀會計,Big 4不少同事都是Non-accounting Major,甚至非商科出身,數學系、英文系、歷史系、人類學的畢業生都見過。反之亦然,讀會計也不一定要做會計。

新丁早前有幸獲邀回中學母校分享選科意向、大學生活、職場生涯等等,從沒有「推銷會計」的想法,反正沒有任何公司任務,我只想跟師弟妹分享一個重要訊息-讀什麼跟做什麼沒有必然關係。同學們選科應以興趣先行,能力排第二,就業前景排第三。反正你不會預測到數年後畢業的市道如何,能否搵到食未必是考慮條件。

數年前剛畢業時也回校作過分享,那時BBA仍是同學們心宜的熱門科目之一。四年過去,我選了最普通不過的出路當Auditor。雖然商科吸引力下降是預料之內,但令我訝異是沒有人再對這科有興趣,會計連帶其他商科都落得同樣命運,分享會當天連一個有興趣了解的同學……也沒有。

說實話我不應感到驚訝,皆因數月前看過一則有關文憑試考生的選科及就業意向調查,講述會計或審計成為三大最不受歡迎行業之首,與保險業並居首位。我問同學仔為什麼不想選會計?他們稱會計一行既悶且辛苦,可見以興趣作為選科第一個指標已經fail。節目講起乞食科,雖然商科已淪為遭人唾棄的選擇,但未必因為難搵食。香港作為經濟主導的社會,不論你是否商科人,也不愁在商業世界找不到一工半職。

會計後繼無人的事實令人遺憾,但更可悲的情況是,每逢看到有會計系同學畢業後不當會計,大家都像見到神聖光環似的。

「毅然放棄四大聘書,會計系畢業生創業追夢」

為什麼不到四大工作就是「放棄」?為什麼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要被冠上「追夢」的美名?請不要老早把讀什麼跟未來的工作扯上關係,更不要以能否搵食作為衝量選科的指標。

自知以上的訊息出自一位會計系學生/會計從業員沒什麼說服力,但我仍然相信求學應為求知識、求學問,而不是找一份搵到食的工作。容我引用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在新丁當年畢業典禮的話作結:「金錢、地位、權力,已經成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價值觀的培育,卻漸漸被人遺忘。但願中大的人文風骨,已經在你的內心播下種子。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但願你們不要讓利益掩蓋良心,以厚德載物自許。我們所追求的,理應是較名與利更能持久的東西。」這句話對我意義深遠,共勉之。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reshaccountant/
Blog: https://freshaccountant.blogspot.hk/

Tuesday 12 December 2017

有種秘密叫做「我話俾你知,你唔好話俾人知喎」

坐車回家途中,一名女士拿著電話向對方呻足整趟車,聲量大得半個車廂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你知唔知嗰個Eric,真係好唔尊重人囉。」
「我同你講呀,佢嗰次真係玩死我。」
「我話俾你知,你唔好話俾其他人知喎⋯⋯」
「老闆應該唔會俾佢過到年。」
姐姐你咁大聲講秘密,唔駛等到年尾,聽日全公司都知你個Eric過唔到年啦。

Sunday 10 December 2017

這一年,你過得好嗎?

去年十二月,我在內地獨自出job。一個人在外地,除了返工放工,上Facebook就是最大的娛樂。那天晚上,我看著這個由Associate搞到升仙的Page,反正快要quit了,不如多寫幾篇就收檔吧。
女人是婆媽的生物,不論她們在工作裝得如何強悍,一到晚上便會情緒滿瀉。文字是理清思緒的工具,即使將來不再從事審計,我也捨不得這種午夜寫文的生活。因此,我跟自己開出條件:「你出一本書,出到一本書再談吧。」
其實這條件是惡作劇,因為當時已印起一本審計新書。出一本書?出一本都算數。
就在決定「非走不可」不久,我收到一個面試機會。讀者網友經常問我捨得quit沒有,抱歉每次都答不到,因為連我自己都好迷失。這一刻明明遞了信,下一刻可能又留下了。之後的故事很戲劇性,跳過中間的枝節,結果我由audit轉到advisory,在Big 4兜了一個圈回到Big 4。
新工作跟audit有八成相似,公司架構、人手分配、同事年齡都差不多,同樣要出job,要返大陸,一條team又是Manager, Senior加A的組合,老闆仍然是高高在上,Client仍然永遠是對的。要Wok時跟audit沒差,同是凌晨搭的士返星期六日,不過香港地有誰不OT?不同是無償加班沒有像以前般理所當然,同事間多了體諒,少了髒話。
友人問道:「又話自己忙,哪會有時間出書?」如果沒有轉工,《今晚OT到幾點》未必可以如期出版。近半年終於有機會談工餘時間,談興趣,談理想,節奏稍稍放慢,catchup以前爽了約的朋友聚會。「你終於浮面啦。」是的,第一次覺得工作於我來說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審計新丁》正默默轉型,反正難以捉摸Facebook大神的心意,與其諗reach,不如寫自己最愛的人物故事。上班時上班,放工時寫文,因為時間有限,等車搭車都在度橋打字。正在寫一個專欄,同時努力由零開始創作。穿回跑鞋,繼續跑我要跑的路;重回餅房,繼續整我要整的餅;桌面還有一大疊排著要看的書籍。每天都搞東搞西,挺吃力但至少清楚自己做緊咩、為咗咩。
2017年剩下三星期,不想年終那天才後悔自己沒有做這、未完成那。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希望能滿足地跟愛我的人說,此生不枉過。人長大了不會轉名,尤其自知閱歷、經驗均不夠,新丁這名字正好提醒自己無時無刻都要進步。
日間的工作理性得令人可怕,請容許我在晚間做回情感先行的自己。期望有天可以拿走「審計」二字,憑新丁之名繼續以文字作媒介,用新丁的眼晴看清混沌的世界。
新丁
2017年12月10日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

Friday 8 December 2017

如果你不在,我會......

如果你不在,我會自己找節目、找朋友閨蜜陪伴,填滿你離開而空出來的時間。
我會提醒自己不要想、不要問你在哪裡,因為我們倆都需要私人空間。
就是這份互相尊重,我們才可以攜手走到今天。
我會到那間一直嚷著想去的甜品店,因為等不到你帶我試試它限量的心太軟,還有因為一個人比兩個人容易找位子。
誰說一個人不可以吃甜品?女生吃甜品從來不需擇日子,也無需講理由。只要你忍受到同枱一對對的閃光彈,以及那種與甜對比的苦⋯⋯
來到逛了無數遍的中環海傍,我記起了那年平安夜你跟我說過的話。雖然你不擅長甜言蜜語,但那真誠的承諾,每字每句我都牢牢記住。
我翻閱你送給我的書信,情人節、生日、週年紀念的祝福,才驚覺文字上的你比現實來得浪漫,更顯溫柔。
我會在夜深時分偷看從前與你一來一往的訊息,嘗試感受你近在咫尺的溫暖。我會發現......心底裡想念著你。
苦中帶甜往往比赤裸的甜膩來得更有味道。短暫的別離也許就是甜中的一點苦。
你聽到我在那對話窗口輕訴:「你可以回來嗎?」
新丁
。。。。。。。。。。。。。
如果你不在,我一開始還好。我可以打很久沒打過的機,找朋友打很久沒打過的邊爐。
 
我還可以約朋友打籃球,一直打,不用交代。
 
然後呢?
 
然後我會開始有點掛念你。
 
我開始自言自語,自己去想那些你常常笑得開懷的笑話,然後自己笑。
 
我開始掛念你在冬日的車廂內半睡半醒的可愛模樣。
 
我開始掛念你撒嬌地叫我多一點陪伴你,陪你一起去吃甜品,一起去吃你最喜歡的心太軟。
 
我開始掛念你在我工作到半夜發個「死得未,未死得下來吃我煮給你的宵夜。」的短訊。
 
我開始,不,我很掛念你了。原來你不在,我是會那麼的不自然,那麼的沒有存在感。原來你不在,我才會發現,你一早佔據了我心底。
 
「你可不可以,快快回到我身邊。」
 
Jayford
============
星期五的早上,
審計新丁 x Jayford 棟篤文青雜誌
首次合作 愛情小品




Friday 1 December 2017

世界真的這樣細嗎?

終於來到星期五,銳意逃離令人窒息的空間,特意坐地鐵到四個站外的茶記食Lunch。
繁忙時間,一搭三,搭枱。
一坐低,第一句已經有跡可尋。
「你知道Ivan resign了嗎?」
「知道,最近公司好多人走。」
「大概都猜到他會辭職,我由舊舖(有名)已經認識他。」
「唉,book不到recur的人,開job都不知怎辦。」
「沒辦法啦,你book到人就不要這麼揀擇了。」
兩位senior你一言我一語,明明語氣平淡地訴說心中對未來的擔憂和無奈。剩下一位本來靜靜地吃飯,突然,他想起某些事。
「等等,我Book了Ivan 在聖誕節stocktake!」
「買了機票沒有?」
「已落名!頂!麻叉煩,臨年尾先來resign」
「冷靜點,昨天撳掣,至少兩天才生效,由今天數到聖誕節都未夠一個月,返去跟ops check下,應該無事。」
Auditor來說,他們三位男士很斯文。午膳訴說工作苦況、待遇、同事,除了麻叉煩一句外,少少火氣都沒有。
新丁真心表示要好好學習。


Wednesday 29 November 2017

唔好亂用Others

先唔好講點解上年單程證人數升咗咁多,你每年都將啲數字塞晒落Others [其他類別] 度,好難唔Q你喎🤔
再望清楚[其他類別]包括咩人?
<18歲,有。
18-60歲,有。
>60歲,有。

Sunday 26 November 2017

[[share post]] EO vs Big 4


這個問題我一直很想帶出來讓大家討論,因為身邊確實有數位曾經面對此抉擇的朋友。
如果跟父母長輩說,九成九會叫你入政府,薪高糧準,穩定的鐵飯碗。你在Big 4捱更抵夜,雖然入職四五年後的人工都相當不錯,但辛苦喎、要考試喎,又要OT喎,市道差時更難保公司裁員或放無薪假。
你說:「政府工是一份難以抗拒的好工。不過,我不想這樣無無聊聊又一天,重重覆覆就一世。」
今天是星期天,理性的分析遲些再談。如果你真的拿著兩份聘書,而又真的說出了以上擔憂。試試跟我讀:「我知EO這份工無聊,但我願意每月收二萬幾三萬元坐在這裡貼郵票,每天貼足八小時,我!都!願!」
說畢覺得無問題,那麼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去貼郵票了。
P.S. 這是一位EO朋友跟我分享的。我問她EO工作很無聊對吧?她便跟我道出貼足兩個月郵票的故事。她做EO做得好開心,好滿足,或者因為她明白自己追求什麼,才能把工作的意義看透。講到尾,你要先清楚自己想點,選一份你喜歡的工作,而不是選一份人家喜歡你做的工作。
P.P.S. EO朋友有時都好wok,一個唔好彩抽中wok posting,分分鐘wok過audit

上集請看: 【我哋呢班】迷惘大學生考EO 新仔欠牙力被卸膊:下屬黑面政府工就是不斷等待 Alice形容政府的辦公室是一座荒誕……
HK01.COM

Thursday 23 November 2017

Thanksgiving Day

今天是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美國的感恩節是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翌日便是外國版的雙十一狂歡購物Black Friday。

生活在華人社會,接觸感恩節的機會不多。以前有一個Client是賣傢俱的,主要顧客是美國的大型超市和百貨公司,Thanksgiving對我來說只有購物二字,而Black Friday更是用來解Sales Flux的標準答案。

Why Q4 sales increased? Black Friday.
Why Q3 sales decreased? People waited till Black Friday for crazy shopping.
Why Q2 sales increased? Effect of Black Friday dropped.
Why Why Why. 什麼都關Black Friday事,而Thanksgiving反而成為了配角。


直至現在的工作堆有不少美國人或者由美國回流的香港人,我再次聽到Happy Thanksgiving 的祝福。

因為Thanksgiving,今天下午茶有火雞吃。
因為Thanksgiving,今天可以早放工。
因為Thanksgiving,連老闆都暫時唔捽我。

講笑啫。

今年有很多Thanks要Give,不用特意在今天多謝身邊愛我的人,因為不用等到Thanksgiving Day才懂得感恩,當然,也不用等到Black Friday才shopping。

Happy Thanksgiving!

圖片來源: 麥兜故事

Friday 17 November 2017

勤力有什麼不對

昨天跟同事仔說了一些話,說罷覺得這樣說很唐突,卻又不得不說。整晚棟高床板想了很久,不如今早講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主角Michelle工作了一年,她很細心,做事有交帶,唯一缺點是太勤力,又稱自Wok。我不是雞蛋裡挑骨頭,但她勤力得把人家的工作都搶著做,每天上班背負各方壓力,卻完成不了本來分配給她的事情。

早兩天,我走過她的座位。
「Michelle,你在做什麼?」
「我正在準備confirmation」
「什麼confirmation?這是Client做的好不好」
「不要緊吧。那個Account clerk好忙喔,我幫他打幾隻字,應付得到」
「那麼你可以如期完成今早提過的testing嗎?」
「應該OK的」
「如果工作量太多,記得跟我說」
「OK的,不打緊」

口說不打緊,但最後她獨個兒OT到晚上十時半,把這個那個東西都弄好了才放工。

記得誰是Jason嗎?對人對自己都沒有什麼要求,那個嘻嘻哈哈又一日的同事。相反Michelle對自己要求高,卻得到一個「時間管理未到家」或者「EQ不夠高」的評語。有人謂這種勤力的人對團隊或上司來說是好消息,但現實不會表揚勤力的人,更何況連自己的工作都未完成,又何必自Chur把所有東西往自己身上摃呢?難怪你們說Jason這類人上位更快。

「你要做好自己本分,但不宜做多。這裡不會因為你勤力而給予你credit。反之,當你錯過deadline、拖慢進度時,人家只會記得你的失誤。你背後付出過的總總,光是我跟你知道並不夠,因為老闆和Client只看結果。」

她聽畢回答說:「我明白的,因為做得多只會讓人覺得我好欺負。」

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明白,
但我把audit教曉我的二三事赤裸裸地告訴給一個同事仔。
這對她太殘忍嗎?


Saturday 4 November 2017

一個人•晚上•解憂雜貨店

沒有抱著期望入戲院,反而帶著滿滿的東西離開。電影裡時空交錯,由1980年跳到2012年,轉眼又跳回80年代,卻沒有絲毫混亂的感覺。1980年的煩惱透過文字跌入2012年的人手中;2012年寄出的回信又可以送到1980年;2012年的信件透過鐵閘夾縫投回1980年的紙箱。
當中故事主角的環環相扣,但沒有予人突兀硬來的感覺。正正是浪矢雜貨店的存在,成為了有煩惱的人得以抒發的渠道。畢竟雜貨店已關門,即使明白信件未必送到浪矢爺爺手上,收到回信時或者會更珍惜這個仍在運作的諮詢服務。
我們日常生活遇上大大小小的煩惱和決擇,就像那些寫上煩惱的人一樣,心裡早有A和B兩條路,去東京追尋音樂夢還是接手家族生意?做情婦賺錢否?客觀上已向浪矢爺爺道出了各自的好壞處,但主觀上還是未敢下定決心選擇一條最想走的那條路。我們只掛著期待身邊人的理解和肯定,但忘了自己的聲音才是最有份量的回覆。
浪矢爺爺收到的最後一封諮詢是白紙一張,他回信道:「正因為是白紙,所以可以畫上任何地圖,一切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這是最震撼的一刻,沒料到白紙除了代表沒方向,同時代表無限的可能。
最令人安慰是浪矢爺爺能在離開世界前得知獲得他諮詢的人都活得很好。每個人存在都有他的價值,生命影響生命,深奧但絕對值得反思的議題。
遲了數年才認識這解憂雜貨店故事,有機會要看看小說原著。

Thursday 2 November 2017

嘻嘻哈哈又一日的同事

不論公司、部門、職級,身邊不乏一些面對難關問題挑戰總能擺出一副「哦,輕鬆」樣子的同事。簡單來說,他們被歸類為沒所謂的人,對人對自己都沒有什麼要求。當上司要他做這做那,均絕少黑面Say No。

「Jason,唔好意思,你今日可唔可以做埋呢個testing先走呀?」
「好呀,即做。」
半小時做完,交貨。即睇。
「呀⋯⋯唔係咁,Jason你執執佢,要咁咁咁。」
「哦,改?好呀。」
十分鐘改完。再睇。
「呀⋯⋯Jason,差少少喎。你明唔明我要求?睇吓呢幾個sample,點解有duplicate invoice number?」
「哦,係喎,我再執。」

有時已經講到炆炆地,他們仍然保持一個笑笑口的表情。你忍不住要責怪他嗎?即使質素連合格也稱不上,事實是他肯OT幫手已經要還神了。

你不忍心教訓他,只能好言相勸:「Jason,麻煩晒你今日幫手搞埋個(無鬼聊)testing,不過有好多careless mistakes,下次要小心啲做。」
他保持那笑容謂知道,補上一句不好意思,然後再次笑笑口跟你講Bye Bye。

起初我誤會他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直至發現一個跟Jason相似的同Grade。「Hea住做才能保持實力。」同Grade這樣說。「Wok到死的確多點人工,但我現在輕輕鬆鬆鄧梓峰都不錯,無致命錯誤,年底不炒我就可以了。」每天抱著嘻嘻哈哈又一日的心態返工,開心又輕鬆。跟我筆下的auditor大相逕庭吧?是的,除了天天呻辛苦的那班人外,還有很多是活得挺自在。

我心裡羨慕,他們才是懂得玩適者生存遊戲的人,處之泰然未必因為擁有超班的能力,而是因為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無心人」。有心未必成功,但無心就有機會插柳柳成蔭,而無心下的成功比付出十成功夫得來的更有滿足感。正因沒有付出半斤努力,竟然能獲得八両甚至更多的回報,賺凸有餘了。

有種人跟他們很相似但其實不同,就是那些專睇人眉頭眼額,看環境、睇老闆,在適當時候才發力的人。Jason那種不懂這些攻心計,除了做個開心快活人,他們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完美表現四個字,隨遇而安。當其他人為這客戶那老闆煩惱時,他們總會說:「唔駛擔心,又唔死人嘅。」以這心態上班,單是求生這一項指標,他們倆絕對稱得上是audit生還者。


Image may contain: tree, sky, outdoor and text

Thursday 26 October 2017

成也Facebook,敗也Facebook

Facebook每次更新都怨聲載道,出Timeline,出Sponsor post,改版面。每天下意識地掃掃掃,有天你突然醒覺某些朋友在Facebook消失了,正確來說是他們被Facebook消失在閣下的News Feed當中。不咬弦的、沒共同興趣的、沒Mutual Friend的,不曉得Facebook大神怎樣決定,剩下的或許就是他們認為你想看的東西。

《十大香港行山秘景》
《隱世屋邨紅色球場》
《文青必到呃Like打卡Cafe》

等等,這些好似不是我想看的?我不知道Facebook憑什麼揀選這些內容,Hide了無數次,還是會因為某某Like過、某某tag某某的朋友留下Comment時一而再彈出。你說Facebook討人厭嗎?不喜歡就不要用好了。偏偏它滲透力強,偏偏有人已上了Facebook癮,偏偏Facebook成就了審計新丁專頁的誕生。

近日又有新搞作,多了一支火箭仔名叫Explore。本來的News feed不會再有非付費專頁的Post,留下的只有閣下的家人朋友Post和已付費的廣告Post。那麼沒有付費的專頁Post怎麼辦?就由各大用家在火箭仔隨意隨機隨緣Explore一下。這支火箭仔在6個國家試行,其中一個國家斯洛伐克已有人表示traffic一夜間大跌四分一。

這不算什麼新鮮事。Post reach在近月跌得好急,間中又送credit給我落廣告,早知道不付錢會漸漸被Facebook不明的algorithm淘汰。曾經付過一次錢推Post,用後發現如果你不是大灑金錢,只付一百幾十是全無作用,那不如省掉那一百幾十元吃飯好過。

靠專頁起家的新丁平時睇Like食飯,今次奇怪地不氣憤,畢竟人家是商業機構,更是上市公司,不賺錢才怪。Facebook 回應火箭仔測試謂 "With all of the possible stories in each person’s feed, we always work to connect people with the posts they find most meaningful."

是的,他們致力把人們覺得有意義的內容連在一起。這句令我更加氣憤不來,因為這就是社會對吧?人們喜歡待在跟自己相近的群體,合則來,不合不會一起。和而不同?別傻了,「和」只因那所謂「不同」骨子裡仍是一樣。你有你秘景,我有我拉絲,有不同嗎?

當看到Post reach不斷跌,我不斷反省是否寫得不夠好,得不到大家歡心。再仔細一點看Stat,reach跌得比Like數快,即是看到文章的人會按Like的百分比還上升了,這算是好消息吧。想通了,不論寫文章的人有多努力寫,結果也未必如人意。一來你喜歡的未必是讀者喜歡的,二來人家根本看不到你的文章。

這就合我心意了。想寫就寫,就是我開始寫文章的原因。我會繼續寫,只要我想寫就會寫。
最後同大家介紹返,新丁係有個Blog嘅,基本上是以archive模式存在。為免Facebook搞鬼,我往後會努力經營呢個Blog。至於IG,喺呢度。#審計新丁

https://www.instagram.com/audit.sunding/

今日講住咁多先,大家鍾意就送個Like,因為你睇到呢篇文已經係一個緣份,希望大家都遇到啲你同我都覺得meaningful既朋友。

Tuesday 24 October 2017

當你可以claim父母免稅額時

近日收到稅單,雖然稅務局總是令人聯想到綠色大信封,但真正要你掏錢交稅的是一封毫不起眼的白色信件。
香港有預繳稅的安排,即是交今年稅款時順道按今年數額預交下年的稅。有人謂Big4年年加人工,到下年收稅單時,人工加幅抵消近年都有的75%退稅,實際要繳的數還是比已預繳的多。
今次打開稅單,Balance of tax repayable?Allowance少了考試費還有tax repayable?(當然未計預繳下年的)當我還在查看Tax Computation每一粒數時,心水清的媽媽在旁已道出真相:「今年你多了父母免稅額。」
報稅時興高采烈地捉著父母說,終於可以Claim他們免稅額,兩人加上同住的免稅額差不多十萬大元。今天才赫然發現歲月不饒人,再過數年,連他們全額免稅額都可以claim時,證明他們也屆退休之齡。
我踏出社會做事的年數不多,但留在家的時間卻寥寥無幾。之前一直很想搬出來自己住,就當我是那些「想要私人空間卻抱怨沒有上流機會的廢青」吧。奈何香港樓價升到一個連想也不敢想的地步。今天回想,香港樓價極高的唯一好處是迫子女與父母同住。工作再忙,約會再多,朋友再重要,也不及回家要緊。
兩老辛勞半輩子,把家中小孩養得肥肥白白。小孩長大成人,外出賺錢養家甚至可以claim DPA時,也代表他們是時候享退休之福了。
—寫在趕回家途中

Sunday 22 October 2017

審計新書 @903讀賣Sunday

多謝少爺占和王貽興在903 #讀賣Sunday 介紹《今晚OT到幾點──Audit新丁求生記》,自己寫的文字有天竟然在大氣電波播出,這感覺相當有趣。尤其聽到阿占說:「企喺安德尊隔離嗰個就係auditor啦」,我也不爭氣地笑了出聲。

「真正精彩好玩唔係呢度喎」

那麼audit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哪裡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即時到商台重溫,或者去書局找找新丁本書。

讀賣Sunday節目重溫: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BrowseSchedule.aspx?ItemId=2485 
(記得聽到尾)

#辛苦不是重點 #人工也不是重點 #好書拿給你 #書拿 #少爺占 #王貽興 #咜吒903 #審計新丁 #今晚OT到幾點Audit新丁求生記

再一次謝謝 JimYan 王貽興 的介紹!!


P.S. 播出時我剛好在書店,城中三中商一齊秋季大減價喎,執完櫃又買書啦

Tuesday 17 October 2017

等......寂寞到夜深

一年多前的標準工時諮詢文件提出了四個政策方向, 分別是:
A. 大框 (合約工時)
B. 小框 (立法標準工時)
C. All of the above
D. None of the above
半年後委員會向行政長官提交諮詢報告,再半年後政府訂立工時政策的整體框架:包括立法規定僱主須與每月工資不超過11,000元的僱員訂立書面僱傭合約,當中須列明工時條款及超時工作補償安排
(即係:小框就冇啦,俾住半個大框你袋住先啦;其他就再研究吓先喎。)
再過四個月來到2017年10月,新政府上場,局長說:「政府會繼續按照上屆決定,試行合約工時及為不同行業制定工時標準,但不會考慮就標準工時立法。」
(即係:嗰半個大框都係試行吓啫,小框你地諗都唔駛諗啦。)
連之前建議為每月工資不超過11,000元的基層員工立法都再沒有提起,枉論其他「較高技術職業(例如醫生、會計師、教師、管理人員等)及部分難以界定及計算工時的職業」(標準工時委員會報告摘要,原文錄)。
(即係:《今晚OT到幾點》可以寫續集啦咁~~)
=============================
Source:
May 2016 - 新丁舊文:標準工時系列(1) - 第二階段諮詢什麼?
http://freshaccountant.blogspot.hk/2016/05/1.html
Jan 2017 - 【標準工時委員會報告摘要】
http://www.labour.gov.hk/tc/plan/pdf/whp/swhc_report_es.pdf
Jun 2017 - 【政府訂立工時政策的整體框架】http://www.info.gov.hk/…/gener…/201706/13/P2017061300834.htm
Oct 2017 - 【信報新聞:羅致光:政府不考慮就標準工時立法】
https://www2.hkej.com/…/%E7%BE%85%E8%87%B4%E5%85%89%3A%E6%9…

Sunday 15 October 2017

回憶的載體

今年多逛了書店,因而買了很多新書。新買回來的書塞不進書櫃,就隨便放在飯桌。開飯時把整疊書放在床上,睡覺時放回飯桌,翌日開飯又搬回床上,如是者每天搬來搬去。這週末被迫留在家中,終於狠下決心把櫃內所有東西搬出來。之前每次執屋銳意大換血,結果得出上格櫃搬到下格櫃。失敗原因離不開以下幾個。
第一:這東西有用。
就算現在未必用得著,可能將來有用呢。望著穿不下的衣服,或者遲些減肥成功就穿得到呢?看著大學的書本,或者某天我要翻開Business Law查一下某某case呢?還有一大堆裝飾品,裝飾都算是一個用途吧。有用與否視乎你對有用的定義。
第二:這東西新買未用過。
在淘寶貪便宜淘回來的垃圾,碼數不合的減價貨和已經不喜歡的新買手袋。未用過不代表有用,甚至因為沒用才導致買回來後一直被冷落。你不再喜歡,但因為就這樣丟掉感覺很浪費而把它們放回原位,留待下次發落。
第三:這東西擁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回憶。
簡單來說:「我捨不得你……」
雖然我討厭亂七八糟的環境,但自問也是一位極喜歡攬著舊東西不放手的人。即使在這寸金尺土的地方,我每次執屋都是唱著我捨不得你……yeah yeah而失敗收場。不知是哪來的決心和勇氣,今次我定下了一個執屋標準:三年不動的有用極有限,新買未用過不是一個原因,同樣以三年作期限,買後三年內不動的同樣掉入To throw away pool。
可是來到回憶一關,再不是衡量有用沒用的問題。首先找來了一大堆教科書,這本是Year 2上Management accounting用的,那本是final year上那個滿口印度口音的大陸professor的finance course時用的。論回憶,中學的教科書更甚。一堆又一堆寫滿notes的past paper,F.5, F.6, F.7的試卷和答題簿,還有三本我至愛的地理書。拿走上面全部的書,櫃底還有一大堆畢業照、紀念冊、名信片、同學們親手寫的聖誕卡等等。看著看著,點點校園回憶全部湧出來。
我輕輕抹走書本上的塵,卻抹不走紙張發黃的痕跡。不論是書本、相片還是裝飾品,它們有用與否不是指物件本身的用途,而是它們每件都是回憶的載體。可惜,回憶載體的替代品就只有回憶本身。回憶的載體佔據土地空間,而回憶本身佔據的是腦袋空間。有人常說:別人可以拿走你的所有,除了你腦內的回憶。我反而對自己腦袋沒什麼信心,總覺得回憶這回事需要回憶載體去幫忙儲存,否則不知哪天會逐漸把曾是珍而重之的回憶忘記了。
三年沒用就要扔掉的規矩令我清走大部分大學時期的書,畢竟accounting的知識日新月異,四五年前的、還要是US GAAP的東西確實不知留來幹嘛,要make reference頂多用QP materials好了。大學回憶?相信我在大學的回憶不用靠教科書來refresh吧。反而中學的所有東西完封不動放回書櫃,如果有天我再次拿起這份那份notes連這是什麼都忘記了,那就是回憶載體完成歷史使命的時候了。
P.S. 收筆後突然想起朋友常打趣道,你這麼喜歡留在過去,難怪你跑去當審計了。其實,兩者有什麼關係?

Thursday 28 September 2017

你有冇一刻鍾意做audit?

這標題源於讀者來信:「新丁,你有冇一刻鍾意做audit?」要答這個問題,開場白可以省卻,但一定要有點音樂作襯托。
//你老了我也大了 想飛始終飛不了
這山丘被埋沒於鋼筋不太緊要//
我當時秒回了「有」,因為問題的重點是「一刻」,而我相信曾有一刻是喜歡的。
「邊一刻?」
我沉默了。
這情況就好像一對談分手的情人,一方問道:「你有沒有一刻喜歡過我?」
你問我有沒有一刻鍾意,當然會有,如果數年來連絲毫喜歡也沒有,未免太悲哀吧。
「那……是哪一刻?」
空氣靜止得令人不安。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一個理所當然會有答案的問題,為何另一方會以沉默作答呢?
「你答不到即是沒有啦。」
「不,有的,我有喜歡過。」腦裡不斷打轉,回想我們之間過去的回憶,正確來說是在過去掘出美好的回憶。
//讓記憶只記載 風景美好過
當它並未塌下來//
美好時刻?放工、搭的士、搭的士放工;出糧、放假、等出糧、等放假;收工,天還未光,或者天還未黑,都算是美好吧。等等,這些不是valid reason好不好?
//就當所有痛楚 成長的經過
能夠學在回憶中止痛亦算不錯//
以工作性質來說,作為auditor我最喜歡Stocktake,主要因為這是最能彰顯auditor存在價值的工作。當Junior時做點貨,升上Senior後做stocktake planning和inventory testing report,至少實實在在完成一個存貨盤點的audit procedure,總比解fluctuation貼地。提起解flux,你想它升就升、跌就跌、不變就不變,不得不慨嘆自己的寫作技巧或者是這樣建立出來。
//明白經歷太多 樂與悲我永不可操縱
讓記憶中只記最好 忘記當中所有痛//
記憶中是否只有最好?難忘的記憶永遠都有最好和最壞。腦袋很公平,即使有不快的記憶,但總有些是喜愛的時刻,否則當初幹嘛走進這個行業當auditor?
好一個「當初」,有沒有人當初為了正義、為了查假數而選擇當auditor?雖然只有千分之一的機會,但如果不幸說中了,希望你已學懂接受現實跟理想的落差,明白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權衡自己的灰色地帶可以去到幾灰。從正面去想,audit教曉你如何當一個能屈能伸的人,都算是一個得著吧。
//沒有起跌痛楚 成長怎麼過
能夠學在回憶中止痛亦算不錯//
回憶中有不少感動時刻,絕大部分在半夜三更OT期間發生,一切源自一句老套的說話:患難見真情。八餸一湯OT飯、同事們圍爐夜話、經理的一句「快啲返屋企食飯」、Client的一句「辛苦晒」,還有第一次當In-charge時獲得同事們送的收job蛋糕。
一味靠衝的工作環境迫使新丁快速成長,彷彿每刻都要超越自己上一分鐘才不算枉過。難關雖然難過,但成功跨過的滿足感就是「鍾意audit的時刻」,或者每次挑戰成功你就會喜歡了。成功堅re到 re-test,收齊bank confirmation兼client算對bank rec items,拋窒Client迫他們改數,見到聯交出announcement,連出廿幾三十份815 tax deadline的account,成功將同事帶返大陸再無穿無爛帶回港,一切順利如期收Job。遇強愈強,段段經歷,練成了迎難而上的功力,也逐字逐頁寫成了刻骨銘心的成長回憶。
//讓記憶中不記太多 剩最好的經過//
說回那對談分手的情人,不,是已分開的情人。
臨別時一方問道:「你有沒有一刻喜歡過我?」
「有。我有喜歡過。」
在對方問「哪一刻」前,你早就知道他/她在想什麼,而曾經去意已決的你也應該知道下一句要說什麼。
「以前,我喜歡過你。」
//就算山丘不再美好 在記憶中它美好過//
謝謝你塑造了一個更好的我,就讓我們把好的、痛的回憶通通留在過去。你不用狠心地抹掉一切,也不用特意迴避重提過去,畢竟那帶一點點遺憾、一點點不完美的過去成就了現在的你我。

後記:沒有開場白,但可以有後記吧。如果你覺得這個人的答案離題萬丈(i.e. 呢條友答到離晒題),煩請見諒。這問題困擾我好一陣子,不是因為這位讀者問起才引起困擾,而是人在不同階段、不同崗位、不同場合會有大相徑庭的答案。
入職前、在位時、離職後,
新丁、經理、老闆,
即使同一個人也會有不同感受。
文章開首設定了「一刻」是重點,其實是錯誤的,重點應該是「鍾意」。要知道自己是否鍾意不難,但要了解為什麼鍾意、為什麼不鍾意、什麼時候鍾意、怎樣才會鍾意很困難。
近期的自我介紹,由「我做audit」改成「我以前做audit」。在書中提過當時離開沒有像預期般興奮,原因是當時audit令我失望了,或者我令audit失望了。偏偏以前audit的經驗才令我得到現在這份工作,甚至CV上的work experience跟大大隻字寫上ex-auditor沒分別,感謝那帶一點點不完美的回憶成就了現在的我。那麼「哪一刻」鍾意還重要嗎?我喜歡過、付出過、從中獲益過,就足夠了。
舊日回憶的山丘
主唱:容祖兒
作詞:藍奕邦
作曲:矢野真紀

Thursday 21 September 2017

Revenue / Sales / Turnover / Income有分別嗎?

話說新丁曾在working paper把這堆字混在一起使用,因而被老闆教訓「你讀了這麼多年Account都分辨不到嗎?」。這四個的中文意思驟眼看都是「收入」,在英文好似有少許分別,在Accounting上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首先把Income跟其餘三個分出來,Income有兩個意思。第一,指從非主要業務獲得的收入, e.g. "Other income", "Finance income" etc.,這裡的"Income"是未減支出的收入;第二,有人認為Income的中文解釋是不折不扣的「淨袋」收入。Revenue / Sales 是Top line,Income是Bottom line,同義詞是Profit。因此Income就是Revenue / Sales 減去Expenses得出的「淨袋」收入。在香港,第一個解釋較常見,所以Income還是應該指未減expense 的Gross income。
之後是Revenue,這算是現時official 代表「收益」的字眼。HKFRS15 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就是用上"Revenue"來代表公司從業務銷售貨品及服務中獲得的收益。(HKAS18 都是用"Revenue")
Sales是Revenue的一部分,Revenue是公司的總收益,而Sales單指從買賣貨品獲得的收益。因此有些不是從事買賣貨品的公司未必有Sales,而其主要的Revenue是"Service fee" / "Commission fee" 。
至於Turnover,有些教科書把Turnover當成Turnover ratio解釋,例如Inventory turnover是貨品流轉的速度,Receivables turnover是追回AR的速度。如果不當成Turnover ratio,Turnover中文解釋就是營業額。以某些Listed Co.的Annual Report作參考,Turnover和Revenue是互通的。即,Turnover = Revenue。
當所有東西炒埋一礏都挺混亂⋯⋯
【結論】
Top Line就用REVENUE,反正turnover又話等於revenue。
Bottom Line就用PROFIT (Net profit),反正Income其實可能意指未減expense的Gross。
Non-operating income才用INCOME。
希望老闆不要再因為這幾個字訓示我了,坦白講我真的分不到🤦🏻‍♀️

Wednesday 20 September 2017

Big 4 salary - 1st one

據知情人士報告,去年人工排第四的公司,今年銳意重奪第一,要做全城人工升幅最高的一間。講得出,做得到?

Thursday 14 September 2017

如果一句「唔好搞啦」就可以息事寧人,你未免把這世界看得太簡單了吧

「你地唔好搞啦」這句很熟悉,因為客戶也曾跟我說過類似的話。又是凌晨時分,我們「搞到」Client要OT到深夜,那位Assistant FM跟我說:「最衰都係你哋,可唔可以唔好再搞我哋?係你地搞我哋,成日都搞我哋,求吓你哋唔好再搞我哋啦,算啦好嗎?」下刪百句「搞我哋」。是咁的,如果不是你計錯數,我犯不著每天逼迫你revise computation。他表面是求饒,實際是把自己犯錯的責任怪罪於我們。
「你話點就點啦」跟「你地唔好搞啦」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一個人把這兩句說話掛在口邊,證明他不想繼續跟你爭辯,只求盡快把事情了斷。不過,兩句的意思有一個重要差異,前者以對方要求作最後答案,你話點就點就是跟你所說的去做吧,我也省得反駁你了。相反,後者意指就照我現在的意思做,你們不要再搞垮我的計劃好不好?
「你話點就點啦」是失望、放棄、投降。
「你地唔好搞啦」是不滿、自辯、挑戰。
當見到有人巔倒是非黑白,我們怎能因為你一句「唔好搞」就不繼續追求我們認為對的結果呢?尤其對手是位雙重標準、亂搬龍門的偽君子,明知退一步不會海闊天空,我們當然不應就此作罷。
近日槍林彈雨式的新聞令人看得頭昏腦脹,中大教大各間大學連日上報,但真理似乎愈辯愈明。以事論事,誰雙重標準、誰在搬龍門,本來顯而易見,殊不知站出來叫大家唔好搞啦是三天前才說要追究到底的校董會主席。

Monday 11 September 2017

Recruitment Talk同去飲一樣,明知Rundown千篇一律都一定要去

九月剛開學,Final Year還有足足一年才完結,但各大BBA / Accounting學生已急不及待搵工。學生急,僱主更心急,推開各大銀行MNC政府公營機構,Big 4的Recruitment Talk率先進場。雖說是宣傳event,但不是你舉手想去就可以去。想當年同學要首先在網上register,通常不到一天便額滿,臨開始前十五分鐘更要在門外排隊等入場。

進場後坐定定,一小時show正式開始。首先司儀出場,先來Firm overview,dim燈,播片;接著Partner作opening,講公司願景,播片;輪到公司派出的精英Manager/Senior Associate以座談形式分享工作的喜與樂(沒打錯字,是喜與樂,難道你期望他們會跟你訴苦嗎?),又播片;HR出來講Recruitment process/timeline,最後播多段"We want you"的片,禮成。

因為Final Year求工心切,所以我去齊四間的recruitment talk。講威水史,PK歷史尤久,當時仍是獅子銀行的緊密伙伴,至威clientele一定係你。講包裝,水記第一,司儀有奪目的咪牌,有靚機攝錄,還有精美souvenir,成場大龍鳳咁款。論感覺,呢隻野嗰間就親和力最強,因為「我們最著重就是People」。至於Touch Tomato,印象中一小時內重複了We're The One還是We're Number One或是We're As One不下百次,離開一刻我腦海就只是記得這間公司說自己什麼都是第一

Encore環節,分department圍爐取暖......er...sorry唔係圍爐,是更深入了解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和運作。Audit一堆會較多人,畢竟audit department招聘人數最多。同學們喜歡問的問題不外乎都是:「幾點放工?」「有冇假放?」「點樣可以去secondment?」「係咪成日要返大陸?」「近年多IPO嗎?」

Suggested answer:
「Peak season在一至三月,通常都要搭的士,凌晨收工算常見。不過Peak season以外的時間可以早點放工。」
「有得放假,每年有XX天Annual Leave,公司還會提供exam leave和study leave。」
「至於secondment,你剛才都聽到呀邊個share,Senior就可以報名,我們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office提供secondment機會。」
「你知道香港都很多內地Client,所以返大陸的Job不算少,但不會經常返的,一年數次左右吧。」
「IPO呢....都有,還有些是special audit。」

人家有任務在身,(除非你好想測試吓嗰個人嘅執生能力有幾高),拜託不要問「audit係咪工時好長、係咪好辛苦?」,因為最後你只會得到一個官方答案。如果真心想從Recruitment talk多套點料,嘗試多問fact-based的問題,避免涉及個人感受或觀感,因為感受呢回事呢,講完會好似冇講咁。

「比起audit,我們部門的工作比較個體獨立,工作時間彈性較大。」這是我從每間公司的Tax代表聽到的comment。恕我直言,當年我覺得tax那堆同事總是暗暗指著audit堆來笑。入職後,我自覺錯怪他們了,因為Tax team所謂的「彈性」,只限於他們每人手執幾十隻job時,可以自由把工序塞滿固定的廿四小時,schedule緊迫得著實沒什麼彈性可言。下次埋tax堆時可考慮請教他們:「除了D Code、M Code和N Code的報稅工作,你們還會負責甚麼項目?」或許這才能更全面認識Tax team的工作,其實沒大家想像中般輕鬆。

至於Advisory,夠膽埋堆的未必是accounting major同學,因為advisory部門需要的人手橫跨不同學系,同事背景也較多元化。新丁當時只是悄悄地站在同學們身後,聽著該名被圍在中間的Senior分享自己的故事。他手持一個Master學位,先在獅子銀行做了兩三年Back office,再入Big 4當Consulting的associate。他表示,雖然Fresh Graduate獲聘的機會是難一點,但不是不可能的。勵志故事,Improbable but not impossible?Noted.

雖然明知每間公司的recruitment talk大同小異,但新丁仍建議大家花點時間去聽聽。一來獲得公司最新資訊和動向,可以節省時間上網找公司歷史、願景等等。經過一小時洗腦式播片後,你總會記得少少吧。即使HR在面試要你作詩,他開上聯,你可能已經能用人家公司slogan接到下聯。二來,歡迎盡情向各公司代表提問,除非你的表現太令人過目不忘吧,反正大家不知對方姓甚名誰,問了stupid questions都不怕有後果。最後,記住application deadline和HR contact。

重要的東西要說多次,緊記要fact-based,其他comment例如公司風氣open minded,著重work life balance和同事personal growth等等,聽完就算啦。

對公司來說,Recruitment talk是宣傳event;對同學來說,是以看show的心情去認識一間公司。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後記】
以上的問題,如果有機會讓新丁回答:
「Peak season會比non-peak season夜收工。」
「因為年尾要清假,所以有假放的,不過系統顯示的AL不代表真的可以放下工作不理,見過有同事帶著電腦去旅行。」
「Secondment?只要你成為那萬中無一的明日之星,就可以去second了。」
「是否經常返大陸要看你的際遇。」
「近年都算多(爛)IPO。」


Image may contain: one or more people

Sunday 10 September 2017

那麼會計師受的氣又向誰發洩呢?

我想像的畫面是......
四方城內,對家Client大老闆首先發難,瞪著上家Banker,質問他們Project的完成日期。「你說,什麼時候可以完成?你自己說一個Deadline!」上家Banker抬頭望著下家律師,把波即時推給對面,著他們就上次提過的issue交出解決方法。下家律師瞬間接緊,一副事不關己的嘴臉說:「那麼要看Accountant什麼時候交到貨。」

會計一方的老闆在四方大會上面對上、下、對家的攻勢,自知無法閃避,唯有棄糊拆牌以免出沖減少損失。

#中槍怎麼辦
#猜猜這是誰的書
.
.
.
.
.
.
.
.
摘自《王迪詩@ 蘭開夏道》


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